棠香播四海,良法济九州

提供刑事、民事、经济纠纷、企业法律顾问一站式法律服务

棠香服务热线

023-87675668

首页 >> 动态资讯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处理医疗事故纠纷有哪些方式2022/11/07

 一、办理医疗纠纷的规定有哪些规定  1.自行协商。医生和患者可以独立自愿协商,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在胁迫下签署的或存在重大误解,都是合法有效的。这种治疗无疑是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的更佳选择,不仅能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对医院的声誉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2.行政解决方案。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法调解医患纠纷。  3.第三种方式是司法裁判。但是,法律对医疗事故引起的医患纠纷的适用与非医疗事故引起的医患纠纷不同,前者由医疗事故条例裁定,而后者应根据《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进行裁决。  二、医疗纠纷有哪些新特点  (1)数量逐年增加:医疗投诉较多,医疗技术鉴定请求较多,残疾鉴定请求较多,新闻媒体参与较多;  (2)医院损失增加: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采用的“责任证据倒置”增加了医院无法提供证据的案件数量;  (3)赔偿量增加:医疗纠纷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向医院提出经济赔偿请求,只要医院有不利情况,特别是当存在证据不足的情况时,患者和家属会发出很大的噪音,要求赔偿越多越好;  (4)处理难度加大:大多数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原因复杂,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患者是弱势群体,应给予特殊保护,因此处理难度很大;  (5)社会影响加大:特别是一些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因患者要求高、赔偿无法满足,反复向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和相关媒体投诉,加上一些媒体医学知识匮乏、缺乏真相、盲目炒作,给医院的声誉造成很大损害。  医疗事故的主体是法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行为人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主观过失;根据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个层次: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三级医疗事故:四级医疗事故:在日常工作中,医疗机构应坚持“预防第一”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删除。

more>

怎样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2022/11/07

认定医疗事故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1.医疗事故责任人必须是经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或者认可并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包括从事医疗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  2.医疗事故的肇事者必须有过失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过失和过度自信,并且必须是违法和有害的;和管理);  4、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必须符合“因组织器官损伤导致的死亡、残疾、功能障碍”,否则不能视为医疗事故;  5、有害行为与有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判断是否是医疗事故的方法是先有医疗事故的主体。医疗事故的当事人双方,即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是医疗事故的主体。医院等相关医疗机构违反健康管理法有关规定的。也构成医疗事故的标的。医疗事故诉讼纠纷根据纠纷的原因有不同的诉讼时效。根据最新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请求保护公民权利的时效为三年。  医疗事故诉讼纠纷根据纠纷的原因有不同的诉讼时效。根据最新民法总则,请求保护公民权利的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人身伤害、未报告的质量不合格商品的销售、延迟或拒绝支付租金以及存款资金的损失或损坏提出索赔的时效为一年。因此,如果以侵权行为对患者造成身体伤害为由提起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为一年。  除侵权诉讼外,医疗事故纠纷还可能因医生违反医疗服务合同约定,损害患者健康而引起,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根据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  需要注意的是,经医疗事故认定后,确定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纠纷属于医疗事故纠纷的,患者及其近亲属可以向相关医疗机构请求赔偿。而如果患者缴纳了医疗保险,也可以及时申请医疗保险。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删除。

more>

私生子是否有权继承父母遗产2022/10/09

(一)何为“私生子女”?私生子女在法律上被称为非婚生子女,是指父母非婚姻关系所养育的子女,包括婚前、婚外性行为所生子女。非婚生下的子女在传统道德层面被认为是有违公序良俗的,可能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在法律层面,从理性人的角度,非婚生下的子女本身不具有过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公民,因此享有一般公民具有的权利与义务。(二)是否有资格继承父母的遗产?1、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地位平等《民法典》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2、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同为第一顺位继承人《民法典》规定配偶、父母、子女排在第一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因此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平等的继承权。(三)具体如何继承?按照我国民法典继承篇的划定,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因此,非婚生子女的继承遗产方式主要也是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1、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在没有立遗嘱、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其财产按照法律的规定予以继承。《民法典》第1127条明确规定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是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因此,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非婚生子女是可以继承并分得遗产的。2、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是指立遗嘱人在遗嘱中明确写明,在其死亡后财产分配、归谁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如果立了遗嘱并且经公证而有效的话,那么遗嘱就可以在被继承人死亡后直接执行。当被继承人有效地立下遗嘱把财产交给非婚生子女继承的,那么非婚生子女就能按照遗嘱直接继承,不受法定继承的限制。在遗嘱继承完成后还有剩余财产的,按照法定继承的顺位再进行分配。图源摄图网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删除。

more>

下班途中无证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算不算工伤?2022/10/09

案例精选案情刘先生为B公司职工。2016年某日18时许,刘先生驾驶两轮轻便摩托车从单位下班返回其租住地,途中与大型普通客车相撞后受伤,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刘先生负事故同等责任。2017年,刘先生之子向当地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人社局作出认定工伤决定。B公司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上一级人社局作出维持行政复议的决定。B公司认为,事发时刘先生无证驾驶机动车、机动车未登记号牌,其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强制性规定,该违法行为不应受到法律保护,不应被认定为工伤。故诉至法院,请求撤销认定工伤决定和行政复议决定。争议的焦点因无证驾驶(违法行为)所造成的事故伤害是否能判定为工伤?法官说法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据此,影响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时工伤认定的关键因素是职工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分配情况,即除职工具有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以外的情形都应当认定为工伤。同时《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有故意犯罪情形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结果刘先生无证驾驶未经登记的摩托车确实违反相关交通法律规范,但属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一般违法行为,其性质不构成犯罪,不属于不得认定工伤的情形,对其违法行为可另案调查处理。因此,人社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以及上一级人社局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事实清楚、于法有据。法院最终判决驳回B公司的诉讼请求。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删除。

more>

工伤做完伤残鉴定后该如何赔偿?2022/10/09

第一、协商处理。很多工伤职工,都是不想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所以协商必然是首选途径。劳动能力鉴定完成之后,如果单位已经给缴纳了工伤保险,那么除了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之外,单位需要承担的就是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离职后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可以就这些与单位沟通赔偿。如果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那么工伤赔偿全部由单位负担,估计这种情况下与单位协商赔偿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第二、法律途径。很多工伤的朋友发生工伤后,感觉单位、老板对自己太苛刻,于是找律师,一纸诉状起诉到法院,其实这是错误的。工伤待遇纠纷,适用仲裁前置,即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而直接起诉,是以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为案由起诉的,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处理,而是适用《民法典》及司法解释来处理,赔偿数额、标准、项目都是不同,所以这点工伤职工应该注意,千万别走错了路。第三、赔偿项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赔偿的主要项目为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第四、举例说明,以山东为例,月平均工资6000元,工伤十级,以上赔偿共计超过10万元。具体计算方式不再赘述。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删除。

more>

哪些情况属于医疗事故?2022/09/07

一、哪些情况属于医疗事故。(一)定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二)定义解读。构成医疗事故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有过错,也即违反了法律法规、诊疗常规;2.患者产生了人身损害;3.患者的人身损害是这些过错造成的。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三)误认为医疗事故的情形。实践中,经常有人会错误理解医疗事故构成的条件,最多的是认为只要医院有过错,就构成了医疗事故,例如医院打错针了,张冠李戴,最终没有产生人身损害,但患者认为这就是医疗事故;其次是认为只要产生了预料之外的人身损害,就构成了医疗事故,例如年龄大的患者手术后并发脑血管意外,医院在围手术期并无过错,但家属认为手术是成功的,好好的一个人发生脑出血,肯定是医疗事故;少数情况是医院有过错,但人身损害与过错无因果关系,还例如医院打错针了,张冠李戴,但患者死于耐药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家属认为这也是医疗事故。其实,这三种情况都不是医疗事故,因为没有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作为医疗事故的前提条件,医院存在过错,这个普通人可能没办法评估,还需要专业人士来评估,特别是要结合法律法规、医疗常规、临床指南,建议咨询医疗纠纷专业律师。(四)举几个常见的构成医疗事故案例供大家参考。案例1,患者胸痛半小时入急诊,但医院没有按照急性胸痛流程予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导致患者心肌梗死被漏诊,十余小时后患者因心肌梗死心跳骤停死亡。这就是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院违反了诊疗常规,漏诊心肌梗死,导致患者未及时治疗死亡,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案例2,患者左侧肢体乏力诊断急性脑梗死,到医院过了溶栓或急诊介入手术时间窗,48小时后症状并无加重,但医院坚持予患者行脑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出现脑出血并发症,导致患者植物人状态。这是一级乙等医疗事故,违反急性脑梗死相关诊疗指南,无手术适应症给患者手术,导致并发症发生,也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案例3,医院给幼儿做双侧疝气手术,没有理清解剖结构,不慎同时将输精管切断,造成患儿成年后不育症,造成6级伤残,这是典型的三级甲等医疗事故,由手术操作不当所致。二、医疗事故的分级标准。(一)分级标准。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标准中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相关细则因为内容很多,林律师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详见《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二)什么是四级医疗事故。在这里要补充解释一下四级医疗事故,这是因为这一级是不构成伤残的,没有产生躯体功能障碍或不可逆的损害,那么患者朋友就不好靠自己的知识去评判了。可以参考以下情形对照:1.双侧轻度不完全性面瘫,无功能障碍;2.面部轻度色素沉着或脱失;3.一侧眼睑有明显缺损或外翻;4.拔除健康恒牙;5.器械或异物误入呼吸道或消化道,需全麻后内窥镜下取出;6.口周及颜面软组织轻度损伤;7.非解剖变异等因素,拔除上颌后牙时牙根或异物进入上颌窦需手术取出;8.组织、器官轻度损伤,行修补术后无功能障碍;9.一拇指末节1/2缺损;10.一手除拇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无功能;11.一足拇趾末节缺失;12.软组织内异物滞留;13.体腔遗留异物已包裹,无需手术取出,无功能障碍;14.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15.剖宫产术引起胎儿损伤;16.产后胎盘残留引起大出血,无其他并发症。也就是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住院天数,让患者接受了额外的治疗,虽然不构成伤残或造成不可逆损害,也是构成四级医疗事故的。三、医疗事故鉴定程序。1.要认定医疗事故,必须通过法定程序认定。首先必须通过当地卫健委申请,由卫健委委托医学会鉴定,一般医学会不会受理单方面申请,申请时由医患双方共同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完整的病历资料,如哪一方应当提交病历资料而不提交,医学会会裁定哪一方的责任导致鉴定不能,日后起诉将承担举证不利责任。2.医学会受理后,将出具受理通知书,一般1-6个月内会安排开听证会,听证会要求医患双方提交书面陈述意见,不管是医方还是患方,都需要高度重视该陈述意见,因为病历繁多而复杂,鉴定专家往往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逐字阅读分析,简单专业的陈述词是鉴定专家了解医疗过程、有无医疗过错的关键,鉴定专家不会忽视患方陈述词中所列举的医方过错,在鉴定结论中也会针对陈述意见做出答复。所以请专业的医疗纠纷律师撰写听证会陈述词很重要,也有必要委托专业律师参加听证会。3.市级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出具后,医患双方如不认可鉴定结论,都有权利申请省级医学会鉴定,如对市医学会鉴定结论不认可,可申请省医学会鉴定,程序同前一次鉴定。但是省级医疗事故鉴定结论还不服的话,基本上没有机会再申请中华医学会鉴定。不过还是可以起诉到法院,再进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按照更高法的司法解释,患方是有权利申请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4.鉴定为医疗事故后,卫健委或司法机关不是对所有的医疗事故都给予惩罚,只有造成较严重医疗事故(主要责任)时才有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如违反法律法规或极度不负责任造成的伤残或死亡,大部分的医疗事故最终还是民事赔偿,行政处罚通常被忽视掉。5.大部分医学会只做医疗事故认定的鉴定,而不鉴定医疗期、护理期、营养期、伤残鉴定、护理依赖等级、后续治疗费等等,这些是计算赔偿所必须的,患方后续很可能还要另行委托司法鉴定上述事项,如果想一步到位都鉴定,更好是选择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一般是通过法院委托进行)。希望以上内容对可能遭遇医疗事故的患者朋友有用。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删除。

more>